通知公告
当前位置: 本部首页>>交流研讨>>正文

交流研讨

《艺术:让人称为人》:张欣杰老师读书分享会
2020-11-12     (浏览次数:)

2020年11月11日,大学美育教研室在东配楼302会议室召开读书分享会,分享图书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艺术,让人成为人》,主讲教师是张欣杰,全体教研室教师参加了会议。

张欣杰老师带着美育教研中的问题,和老师们一起从这本书中寻找答案。

首先,在大学美育课堂中,教师应该把什么样的美的理念带给学生?该书认为,“人文艺术”的范畴应该是非常宽泛的。“人文艺术”应超越地域、时代、性别、民族的局限,广泛地关注东西方艺术、古代和现代艺术、男性和女性创造的艺术,以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艺术。不仅如此,该书认为“人文艺术”应突破象牙塔的局限,广泛深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。这样的理念对美育课程深有启发。

其次,知识要不要进入美育的课堂?美育课堂是不是要纯粹讲审美?张欣杰老师和老师们一起从书中寻找答案。通过共同阅读本书目录,老师们发现,这本书在理念上注重美感的熏陶,然而却用大量的理性知识组织全篇;这本书在理念上注重美育的多维感受,却受制于语言文字的局限。一本如此好的书,也有这么多的不足,由此我们得知,不可能有一门课、一本书、一个艺术门类,完美地承载所有美育的内容。我们的大学美育课,也是如此。美育不应受制于课堂的局限。从时间上看——生命不息,美育不止。从空间上看——你在哪里,哪里就美。这不是说美育课堂就无意义了,相反,美育课堂应该为学生们打开通往美丽大学的窗口,应该成为点亮学生们追求美丽人生的火光。

在此基础上,张老师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我校大学美育课程的创新点:

一、美育课堂应感性与理性并重。目前的美育课堂,理性知识的内容已经不少,关键是如何增加感性熏陶。老师的个人魅力是对学生进行感性审美熏陶的重要层面。在讲解知识点时,老师的主观审美应渗透在课堂之中,老师个人对知识的渴求、对工作的热忱、对家庭的经营、对生活的热爱、一点一滴对美的追求,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人生之美的感性榜样。

二、美育课堂应思维交锋和全面参与并重:当前的学生参与主要是翻转课堂,即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美育话题,整体上以思想交锋为主。如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各自的艺术才华,共同表演、欣赏艺术,实现思维交锋和艺术体验的全面参与,那将创造更有魅力的课堂。

三、美育考试应传统考评和文艺汇演相结合:考虑到美育的多元性,我校美育课的考评方式已经非常多元了,比如线上成绩、课堂成绩、期末成绩等。在理想化的情况下,如果除了成绩上的考评外,再增加期末文艺汇演,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、美术、书法、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中来,那么这样的汇演,不仅会成为部门的名片,而且可以丰富学校的美育生活,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参与到美育的快乐中来。

张欣杰老师主讲完毕,老师们热烈地参与到对该书和对美育课程的讨论中来。这次读书会,拓展了老师们的视野,也对美育教研有所裨益。

上一条:“大学生素质讲堂”第三期——素质教育中心举办“我们身边的法律”主题报告会
下一条:“大学生素质讲堂”第二期——素质教育中心举办密码学与国家安全报告会
关闭窗口

地址: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    电话:0371-61700632
版权所有 ©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质量中心  CopyRight©2005-2019 All Right Reserved